🔥 Gate 動態大使專屬發帖福利任務第二期報名正式開啓!🏆 首期獲獎名單將於5月26日公布!
報名連結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722
報名時間 🕙 5月23日11:00 - 5月26日 24:00 UTC+8
✍️ 5月26日 — 6月1日期間每日發帖,根據帖子內容評級瓜分 $300 獎池
🎁 獎勵詳情:
一、S級周度排名獎
S級:每週7日均完成發帖且整體帖子內容質量分數>90分可獲S級,挑選2名優質內容大使每人$50手續費返現券。
二、A/B 等級瓜分獎
根據各位動態大使發帖數量及帖子內容質量獲評等級,按評定等級獲獎:
A級:每週至少5日完成發帖且整體帖子內容質量90>分數>80可獲A級,從A級用戶中選出5名大使每人$20手續費返現券
B級:每週至少3日完成發帖且整體帖子內容質量80>分數>60可獲B級,從B級用戶中選出10名大使每人$10手續費返現券
📍 活動規則:
1.每週至少3日完成發帖才有機會獲獎。
2.根據發帖天數和整體發帖內容質量分數給予等級判定,分爲S/A/B等級,在各等級下選擇幸運大使獲獎。
💡 帖子評分標準:
1.每帖不少於30字。
2.內容需原創、有獨立見解,具備深度和邏輯性。
3.鼓勵發布市場行情、交易知識、幣種研究等主題,使用圖例或視頻可提高評分。
4.禁止發布FUD、抄襲或詆毀內容
Lightspark 聯創:World 進軍美國市場對 Web3 有何啓示?
撰文:Christian Catalini,Lightspark 和麻省理工加密經濟學實驗室聯合創始人
編譯:Luffy,Foresight News
幾周前,World(原名 Worldcoin)的 Alex Blania 在一羣加密行業內部人士面前公布了公司的最新計劃。這家公司借助美國相對友好的監管環境首次亮相,這本身值得關注,但真正的轉折點在於 World 向主流市場的衝刺,這預示着加密貨幣將從早期採用者的小圈子邁向日常商業領域。
不可否認,World 的押注堪稱大膽:說服美國人用虹膜掃描換取一個加密的「我是人類」標識,無論是否有隱私保障,都絕非易事,而且可能爲時過早。但該團隊近年來已在多個方面悄悄降低了計劃的風險(細節如下)。
加密項目的創始人和開發者能從 World 的發展歷程中吸取哪些教訓?
先構建真正的實用性,再用代幣增強吸引力
World 曾經嚴重依賴加密代幣來推動用戶採用。但這種常被視爲比特幣成功公式並被無數次復制的策略,完全顛倒了因果關係。正如 World 在早期推廣中發現的那樣,它還引發了意想不到的後果:隱私倡導者和其他人士批評稱,過高的激勵掩蓋了早期用戶對真實實用性的需求。
比特幣的普及源於它推出了一種不受央行控制的中性固定供應資產。誠然,挖礦獎勵和價格飛漲的預期吸引了投機者,隨後機構投資者和一些主權國家也加入其中,但比特幣的長期建設者被其作爲一種新型資產和支付系統的顛覆性潛力所吸引,而不僅僅是將其視爲快速致富的工具。從那以後,我們目睹了數千種比特幣的復制品嘗試同樣的策略,但如今大多數都已淪爲加密僵屍墳場中的一員。
加密貨幣無法超越經濟學的基本規律。與任何初創企業一樣,加密項目需要首先構建真正的實用性,然後再用代幣加速用戶採用或解決其生態系統中的市場失靈問題。簡而言之,盡管經濟學家可能熱衷於扮演工程師的角色,但只有當項目已經具備一定吸引力時,他們的想法才能真正發光發熱。
Blania(World 聯合創始人 Alex Blania)以約會、遊戲和信貸領域爲例(這些領域中機器人已與人類混雜),將 World 的「人格證明」框架視爲解決方案,並解釋了爲何向系統提交虹膜掃描可能是一個值得的賭注。
由 OpenAI 的 Sam Altman 聯合創立並擔任主席的 World 公司着手解決這一問題並不令人意外。隨着 AI 變得越來越復雜,對一種可靠、加密安全的人類身分驗證方式的需求將變得至關重要。World 可能超前於這一趨勢,但它正在解決一個我們很快都將面臨的巨大社會挑戰。
駕馭加密基礎設施的「逆向融合」
在加密行業的早期,我們都被熱潮席卷。當我在 MIT(麻省理工學院)設計比特幣實驗時,我真心相信加密貨幣將在短短幾年內改變支付和金融服務。但十年後,我們才剛剛起步。
在加密泡沫之外提供真實實用性,意味着要匹配消費者和企業從傳統解決方案中獲得的用戶體驗。是的,這需要在新舊基礎設施之間搭建橋梁,而這種妥協在加密純粹主義者看來可能完全不合邏輯。
你無法跳過新舊基礎設施重疊的尷尬階段。Andreas Antonopoulos 將其稱爲「基礎設施逆向兼容」。想象一下 20 世紀 90 年代用 56k 調制解調器佔用模擬電話線的場景,或是第一輛汽車在馬車道的碎石路上顛簸行駛的畫面。
這一階段新技術處於真正的劣勢,將其限制在狹窄的點狀解決方案中,而非全面的系統性變革。若想了解 AI 領域的類似觀點,可查看 Ajay Agrawal、Avi Goldfarb 和 Joshua Gans 的研究(
早期的 World 試圖跳過逆向融合階段,將代幣作爲核心。而如今的重啓顛覆了這一思路:它採用了基礎設施逆向策略,並首先推出真實實用性。
如果不依附於舊有基礎設施,你仍然無法推出一款一流的、真正全球化的錢包。資金的流入和流出需要感覺毫不費力,就像在線支付還不穩定時 PayPal 所展現的魔力,而這種無縫流動正是任何加密錢包打入主流市場所必需的。
這正是 World App 與 Stripe 和 Visa 的整合引人注目的地方,它從第一天起就帶來了熟悉感、信任感和即時實用性。這種向後兼容的需求也讓現有企業得以參與其中,使它們能夠跟蹤新玩家並積極推出新服務。
同樣的動態正在將加密貨幣帶入企業和消費者跨境支付的後臺。從長遠來看,這項技術可能會成爲焦點,但目前它必須與傳統基礎設施共存,以推動普及並消除摩擦。許多加密概念在規模化後才能發光發熱,但如果沒有用戶友好的入口,它們在達到這一目標之前就會停滯不前。
加密貨幣的成功取決於卓越的執行力
與任何新技術一樣,加密貨幣的普及絕非必然。更確切地說,去中心化(加密貨幣的核心原則)遠非板上釘釘。
穩定幣的成功表明,加密貨幣與傳統系統連接的需求催生了一種有用的工具,但它們有可能將中心化控制和封閉網路重新引入本應開放的金融體系。我打賭開放架構會勝出 ,否則,這一切的意義何在?但守舊派有動機阻止它。
Blania 和他的團隊押注於消費者會重視對自己數據的去中心化控制,而企業會在此基礎上構建更好的體驗。我之前曾寫過去中心化身份顛覆現狀的挑戰,以及中心化參與者如何在用戶體驗和功能方面一開始就佔據明顯優勢。要超越這些現有企業,World 首先必須說服用戶將自己的生物特徵數據托付給它。隨着美國市場的推出,我們很快就會看到該團隊是否在信任與便利之間取得了正確的平衡。
可以想象一個更溫和的入口:在要求用戶進行虹膜掃描之前,先提供一個即時有用的福利 —— 一個熟悉的驗證標識,解鎖用戶已經喜愛的應用程序中的額外功能。當然,這種權衡的結果是身分驗證較弱,容易被濫用。
Blania 可能是對的,在與 AI 無休止的貓鼠遊戲中,最高等級的生物特徵識別將是唯一可靠的人格證明。不過,他本可以讓用戶逐步適應,而不是在第一天就直接要求進行虹膜掃描。追逐空投的人可能會爲代幣排隊,但一旦補貼停止,這種甜頭就會消失。當你提供切實的日常價值時,可持續的發展勢頭才會蓬勃發展 ,而這正是真正的潛力所在。World App 的支付體驗,加上無摩擦的全球資金進出通道,很可能正是實現這一點的關鍵。
隨着激進的推廣計劃進入日程,我們很快就會看到加密貨幣能否打入主流市場,尤其是如果 World 能夠證明加密技術意味着隱私和便利的話。蘋果通過 Face ID 讓每次解鎖都節省了幾秒鍾,從而實現了這一點;Clear 通過爲旅客指引更短的 TSA 安檢隊伍做到了這一點。World 需要在用戶第一次點擊支付時,就提供類似的「哇哦」時刻。
結語
無論 World 的實驗結果如何,我希望更多的加密團隊將焦點從代幣經濟學和價格跳動轉向構建人們真正每天使用的產品。因爲這種絕對不光鮮的轉向,是加密行業在主流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必須跨越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