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非洲加密货币:去中心化的原始实践与金融普惠梦想
非洲的加密货币:简单而纯粹
几个月前,我再次踏上非洲这片热土。皮卡飞驰而过扬起的黄土,让落日余晖勾勒出非洲大陆陌生又熟悉的印象。置身事外,才有足够的空间来思考我们"世界公民"的角色,以及加密货币行业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深入了解后,会发现加密货币能给非洲欠发达国家的,是一次与世界再次同频的机会。从这些国家对加密货币的信仰和笃定中,我们能看到它们已不满足于与旧制度、旧体系的妥协。与其在泥泞中挣扎和被支配,何不全面拥抱加密货币,奔向光明的未来。
在咖啡厅与新老朋友聊天时,非洲的故事总是引人入胜的话题,仿佛是一个逃离困顿现状的乌托邦,一种将异域冒险浪漫化的心理寄托。然而,关于加密货币应用价值的灵魂拷问,其答案其实都蕴含在那些看似烂漫飘渺的故事里。
价值的转移:资金流向何处?
历史上发生了三次全球性的产业革命:"蒸汽革命"、"电力革命"和"信息革命"。每一轮工业革命都是生产力变革带来生产关系的改变,推动一些国家利用自身"比较优势"参与到世界价值分配体系中。
值得一提的是,每次产业革命也是财富再分配的过程。而非洲,由于长期被殖民的特殊历史背景,以及复杂的产业政策和国际政治因素,一直未能参与到这个"分蛋糕"的过程中。
非洲真的很穷吗?事实上,非洲富人的财富程度超出我们的一般认知。由于非洲资源丰富,尤其是石油和农业资源,上层阶级可以靠原材料出口维持富裕生活;而普通民众则只能在服务业中勉强维持温饱。整个大陆的制造业几乎空缺,金融业被垄断,基础设施缺失导致金融服务成本极高,普通人难以拥有银行账户或支付转账费用。
真正的去中心化在坎帕拉菜市场
几年前,乌干达一些留学归国的年轻人成立了一个加密货币组织,开发了几个创新项目。比如,在没有3G网络的地方,用非智能手机点对点转账加密货币。这种基于USSD技术的手机可以通过发短信方式直接汇款,每个人的手机号就是他们的"钱包",话费余额即为账户余额。
我亲身体验了这种流畅的"注册开户、身份验证、转账"流程:在坎帕拉菜市场旁的电信运营商处买了部手机,3分钟内完成开户和身份验证。村里有众多固定和流动的服务点,当需要"取现"时,只需找到服务点代表,给他发短信转账,他就会给你现金。"充值"则是相反流程。这种点对点交易模式,无需第三方介入,完全解决了信任问题。
后来,我们在开发了全球首个(可能也是迄今唯一的)"价值稳定币":粉红币。每枚粉红币的价值与一个乌干达女孩一年使用的卫生巾价值挂钩。这个项目源于当地女性面临的"月经羞耻"问题,由于缺乏性教育和卫生用品,导致严重的妇科健康问题。拿到粉红币的女孩可以直接兑换一年所需的卫生巾。
PayFi还是FiFi?
在今年的行业会议上,PayFi成为新热点。Payment+Finance的新叙事让许多项目重获生机。无论如何定义,重要的是我们开始回归加密货币除投资和投机外的支付属性这一根本。
就像价值和财富的再分配一样,世间万物的发展都遵循历史的基本规律。真正能长久存在的,是给社会带来正面价值的产物。回归这一本质,我们的信念就不会那么脆弱。
希望多年后再去看看那些用稳定币买卫生巾的女孩,以及用加密货币结算的菜农,或许这才是加密货币最初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