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上海升级后以太坊质押收益率分析 新趋势引发长期发展担忧
以太坊上海升级后质押情况分析
自以太坊于4月12日完成上海升级并开放质押提款以来,已经过去了半个月。虽然市场曾担忧开放提款可能造成大规模抛压,但这种情况并未出现。截至4月26日,尽管质押提款总额已超过170万ETH,但ETH价格仍保持上涨趋势,多日超过2100美元,创下近10个月来的新高。同时,以太坊上的DeFi总锁仓额基本保持稳定,LSD和LSDFi协议持续活跃。
然而,这种现状也引发了新的担忧,有观点认为以太坊的高质押利率可能会挤压其他链上活动,不利于长远发展。为了更好地理解以太坊质押利率的影响,我们对截至4月26日的以太坊质押和提款现状,以及当前各质押机构/协议提供的质押利率和质押凭证的主要应用市场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升级后,以太坊质押提款总额约为172.42万ETH,其中全额提款占44.23%,部分提款占55.77%。目前可提款总额约为63.58万ETH,其中某交易平台约占30.20%。
全额提款大约每5天出现一次较大规模的提款,部分提款在前5天(12日至16日)规模较大,此后明显降低。
提款结构是观察质押活动和市场动向的重要窗口。将部分提款视为被动性提款,全额提款视为主动提款,当前的提款结构表明大多数机构/协议主要是被动性提款,质押预期仍然比较稳定,被动性提款也更有可能回流,这可能是质押额和币价稳中有升的一个原因。
升级后,累计质押总额增长了38.72万ETH,涨幅约为2.13%,相当于日均涨幅约为0.15%,略高于升级前1年日均涨幅0.13%,质押活动总体上更加活跃。
18个质押机构/协议的平均预期年化质押收益率约为5.45%,高于"基准利率"4.27%。按类别看,LSD协议的平均预期年化质押收益率最高,约为6.17%。
LSDFi可能威胁以太坊质押内置的负反馈路径。当循环质押成为收益更高的用例时,质押额的增长不再导致质押收益的下降,这可能对以太坊经济逻辑产生深远影响。
质押提款情况分析
在4月12日至4月26日的15天内,以太坊质押提款总额约为172.42万ETH,其中全额提款约占44.23%,部分提款约占55.77%。从提款周期来看,部分提款在前5天(12日至16日)规模较大,此后明显降低。全额提款则大约每5天出现一次较大规模的提款,如15日、20日和24日,这3天单日全额提款都超过16万ETH。
从各机构/协议的提款情况来看,某交易平台由于监管要求,已提款59.88万ETH,是所有机构/协议中提款额最高的。其次,两家大型机构的提款总额也都超过了23万ETH。除此之外,还有几家机构的提款总额超过了1万ETH。大多数机构主要是部分提款,某LSD协议全部是部分提款。
目前,各机构/协议和主要标记地址的可提款总额约为63.58万ETH。其中,某交易平台的可提款总额约为19.20万ETH,占比约为30.20%。另一家大型交易平台的可提款总额也较高,约为9.63万ETH,占比约为15.10%。
质押总额变化分析
以太坊升级后,累计质押总额从1816.59万ETH上升至1855.31万ETH,总共增长了38.72万ETH,涨幅约为2.13%。日均涨幅约为0.15%,略高于升级前1年日均涨幅0.13%,表明升级后质押活动总体上更加活跃。
从每日环比变化来看,以太坊的质押额趋向稳定,每日环比变化幅度呈下降趋势。只有15日、20日和24日这3天的累计质押额日环比变化幅度为负,与全额提款高峰期对应。
具体到各机构/协议的质押额变化,升级后,某LSD协议吸引了最多的质押额,约为20.74万ETH。其次是两家StakingPool,分别吸引了12.28万ETH和9.27万ETH。交易所中,两家平台吸引的质押额都在4万ETH左右。
考虑质押额的净流量(质押额-提款总额)变化,除了某交易平台外,另一家大型交易平台是升级后净流出量最大的机构,净流出约19.82万ETH。某LSD协议和某交易平台的净流出量也较多。而几家StakingPool和LSD协议的净流入量较大,都在2万ETH以上。
质押收益率分析
目前,以太坊的预期年化质押收益率约为4.27%,校正收益后的预期年化质押收益率约为3.86%。随着时间推移(质押额增长),预期年化质押收益率呈指数下降趋势。
相比之下,各质押机构/协议提供给用户的质押产品利率都高于上述"基准利率"。统计范围内的18个质押机构/协议的平均预期年化质押收益率约为5.45%。按类别看,LSD协议的平均预期年化质押收益率最高,约为6.17%。其次是StakingPool,约为5.81%。交易所的平均预期年化质押收益率最低,约为4.63%。
其中,某交易平台的质押收益率最高,因为额外提供了营销活动奖励。除此之外,收益超过7%的机构/协议还有几家,超额收益部分可能来自MEV。
值得关注的是LSD协议及其衍生的LSDFi。这些协议通过发行质押凭证解决了被质押ETH的流动性问题,现在这些质押凭证通过DeFi"乐高"为用户提供了更高的收益可能。例如,质押额最高的某LSD协议,其发行的质押凭证中有25.77%被包装成了新的形式,后者的主要持币地址包括多个DeFi协议和Layer 2网络网关,即用户可以通过这些凭证参与广泛的DeFi活动。
另一种值得关注的"乐高"是再质押,如EigenLayer、Aura、Pendle等,这些LSDFi集成了LSD的流动性,为用户提供超高收益的矿池或抵押借贷稳定币。但这些协议同时也威胁了以太坊质押内置的负反馈路径,当循环质押成为收益更高的用例时,质押额的增长不再导致质押收益的下降,这重置了以太坊经济逻辑,可能产生比"矿难"后流动性危机传导至以太坊更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