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虚拟货币犯罪司法认定:从传销到诈骗的定性转变
虚拟货币相关犯罪的司法认定分析
一、概述
近期,在研究涉及虚拟货币的刑事判例时,可以发现司法机关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存在一些共同的认定标准。本文将探讨司法实务中如何确定某些常见涉币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二、典型案例
2020年4月,浙江省高院就一起集资诈骗案作出判决。该案涉及发行虚拟货币、宣传推广、价格操纵等多个环节。法院认为,以虚拟货币交易为名进行社会募资,并通过传销方式发展下线,利用区块链概念吸引投资,但实际操控价格牟利的行为,应认定为诈骗犯罪,而非传销罪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该案的一个有趣之处在于,被告人原本因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被判缓刑,但后来被改判为集资诈骗罪并判处无期徒刑。这一判决差异反映了对涉币犯罪性质认定的变化。
三、涉币犯罪的类型及认定
(一) 虚拟货币交易的合法性问题
自2017年9月国家多部门发布防范代币融资风险的公告后,在中国境内进行代币发行被视为非法公开融资行为。即使是境外发行的虚拟货币,由于缺乏国家认可和实际经济价值,仍面临法律风险。
(二) 常见涉币犯罪类型
诈骗类犯罪:包括普通诈骗罪、合同诈骗罪和集资诈骗罪。
传销犯罪:通常涉及虚构项目或无实际经营背景的项目。
开设赌场犯罪:部分虚拟货币交易所的某些业务可能被认定为赌博。
非法经营罪:主要涉及将虚拟货币用作外汇交易工具或非法支付结算。
(三) 涉币犯罪的认定逻辑
传销犯罪的认定要素:
诈骗类犯罪的认定:
在虚拟货币诈骗案中,空气币往往被用作诈骗工具,用以置换有价值的主流币。
四、结语
尽管投资虚拟货币并未被明确禁止,但相关活动仍可能被视为危害金融安全。不同地区执法部门对相关规定的理解和执行可能存在差异,这在涉及虚拟货币的案件中尤为明显。投资者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领域的法律风险,谨慎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