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火热开启,助力 PUMP 公募上线!
Solana 爆火项目 Pump.Fun($PUMP)现已登陆 Gate 平台开启公开发售!
参与 Gate广场创作者活动,释放内容力量,赢取奖励!
📅 活动时间:7月11日 18:00 - 7月15日 22:00(UTC+8)
🎁 活动总奖池:$500 USDT 等值代币奖励
✅ 活动一:创作广场贴文,赢取优质内容奖励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12日 22:00 - 7月15日 22:00(UTC+8)
📌 参与方式:在 Gate 广场发布与 PUMP 项目相关的原创贴文
内容不少于 100 字
必须带上话题标签: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PumpFun#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100
二等奖(2名):$50
三等奖(10名):$10
📋 评选维度:Gate平台相关性、内容质量、互动量(点赞+评论)等综合指标;参与认购的截图的截图、经验分享优先;
✅ 活动二:发推同步传播,赢传播力奖励
📌 参与方式:在 X(推特)上发布与 PUMP 项目相关内容
内容不少于 100 字
使用标签: #PumpFun # Gate
发布后填写登记表登记回链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4
🏆 奖励设置:传播影响力前 10 名用户,瓜分 $2
全球五大区域加密监管对比:从谨慎到拥抱的演变
加密货币监管:全球主要国家态度及风格对比
加密货币从小众走向大众的过程中,全球各国对其监管态度也在不断变化。本文将探讨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和香港这五个地区在加密监管方面的演变历程和当前立场。
美国:平衡风险与创新
美国在加密监管上的态度较为模糊,政策也不太稳定。2017年前,监管较为宽松。2017年后,SEC开始将ICO纳入证券法管辖范畴,对加密货币的监管逐步收紧。2021年,随着Gary Gensler担任SEC主席,美国对加密的态度有所缓和。目前美国仍由联邦和各州共同监管,尚未形成统一的监管框架。
总的来说,美国希望在控制风险的同时,为加密创新留出空间。相比监管,美国更希望在加密技术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这种模糊的政策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但也为创新提供了一定余地。
日本:稳定且严格的监管
日本较早就开始积极为加密行业制定监管框架。2014年Mt. Gox事件后,日本加强了对加密行业的监管。2016年开始进行相关立法,2017年修改《支付服务法》将加密交易所纳入监管。2018年CoinCheck被黑客攻击后,监管进一步加强。2022年,日本通过了世界首个稳定币法律框架。
日本的监管政策清晰严格,注重行业引导和投资者保护,并不断完善相关立法。这种稳定可预期的监管环境,有利于加密企业的长期发展。
韩国:逐步收紧,有望合法化
韩国是加密交易较为活跃的国家,但目前尚未将其纳入法律。2017年以来,韩国禁止各种形式的代币发行,并出台了一些保护投资者的规定。2021年开始有加密立法的迹象,2022年Terra事件后加速了立法进程。
随着新总统上任,韩国对加密的态度有所转变,有望朝着合法化的方向发展。但目前仍在加强监管,并计划成立专门的监管机构。
新加坡:友好但审慎
新加坡一直对加密持友好开放态度。2014年就开始关注加密货币的监管问题,2019年通过《支付服务法》对加密进行立法。新加坡的监管环境较为宽松,吸引了许多加密企业。
近年来,新加坡在维持友好形象的同时,也在逐步收紧监管,以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总体而言,新加坡的监管政策稳定可预期,但不会过度宽松。
香港:积极转变,奋起直追
香港在2022年前对加密持谨慎态度。2018年首次将虚拟资产纳入监管,但仅限于证券类加密货币。2022年10月,香港政府态度转变,开始积极拥抱虚拟资产。2023年以来,香港不断释放立法信号,计划将稳定币纳入监管,有望在2023或2024年落实监管安排。
香港正借Web3发展契机,试图重回加密领域前沿。虽然起步较晚,但有其他国家的经验可以借鉴,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结语
尽管全球对加密货币尚未形成共识,但加强监管已成为普遍趋势。适度的监管有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各国正在探索适合自身的监管模式。随着加密监管立法的推进,整个行业有望向更规范、更成熟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