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2025年加密市场展望:美元重构下的机遇与挑战
2025年下半年加密市场展望
一、摘要
2025年上半年,全球宏观环境持续高度不确定。美联储多次暂停降息,反映货币政策进入"观望拉锯"阶段。关税加码与地缘政治冲突升级进一步撕裂全球风险偏好结构。从五大宏观维度出发,结合链上数据与金融模型,系统评估下半年加密市场的机会与风险,并提出三类核心策略建议,覆盖比特币、稳定币生态、DeFi衍生品赛道。
二、全球宏观环境回顾(2025上半年)
2025年上半年,全球宏观经济格局延续多重不确定性特征。在增长乏力、通胀黏性、货币政策前景模糊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的多重因素交织下,全球风险偏好出现显著收缩。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的主导逻辑已从"通胀控制"逐步演化为"信号博弈"和"预期管理"。加密市场作为全球流动性变化的前哨场域,也在这一复杂环境中显现出典型的同步性波动。
美联储政策路径方面,2025年初市场对"年内降息三次"形成共识。然而,这种乐观预期很快在3月FOMC会议中遭遇冲击。美联储强调"通胀远未达成目标",并警告劳动力市场仍然紧张。4月与5月CPI同比超预期回升,核心PCE同比增速维持在3%以上,反映出"粘性通胀"未如预期消退。
面对通胀再度回升压力,美联储6月会议再次"暂停降息",并下调全年降息次数预期。鲍威尔暗示进入"数据依赖+观察等待"阶段,标志着货币政策从"方向型"指引转向"时点型"管理,政策路径不确定性显著增强。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分裂加剧"。随着"强势美元+强边界"战略推进,美国财政部宣布通过多种金融手段"优化债务结构",包括推动美元稳定币合规化立法,尝试借由Web3与金融科技产品外溢美元资产。这些措施与美联储"保持高利率压制通胀"的货币政策方向明显脱钩,市场预期管理变得愈发复杂。
关税政策成为市场动荡主导变量之一。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产品、电动车、清洁能源设备征收新一轮关税,并威胁进一步扩大范围。这些措施意图通过"输入性通胀"制造通胀压力,倒逼美联储降息。美元信用稳定性与利率锚之间矛盾被推向台前,引发对美债长期收益率重新定价。
地缘政治持续升温对市场情绪构成实质性冲击。乌克兰摧毁俄罗斯战略轰炸机,引发北约与俄罗斯交锋;沙特石油基础设施遭袭击,导致原油价格突破130美元。与2022年不同,此轮地缘事件未带动比特币与以太坊同步上涨,反而促使避险资金流入黄金与短期美债市场。这种市场结构变化表明,比特币当前更多被视作流动性交易品,而非宏观避险资产。
全球资本流动呈现明显"去新兴市场化"倾向。Q2新兴市场债券资金净流出创下2020年3月以来单季最高,北美市场则因ETF化带来的稳定吸引力获得相对资金净流入。加密市场并未置身事外,比特币ETF累计净流入超60亿美元,但中小市值代币与DeFi衍生品遭遇大规模资金流出,显现"资产分层"与"结构性轮动"迹象。
三、美元体系重构与加密货币角色的系统演变
自2020年以来,美元体系正经历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最深层次的结构性重构。这场重构源自全球货币秩序本身的不稳定性与制度信任危机。在2025年上半年宏观环境剧烈波动背景下,美元霸权既面临内部政策一致性失衡,也面临外部挑战权威的多边货币实验,其演进轨迹深刻影响加密货币的市场地位、监管逻辑与资产角色。
内部结构方面,美元信用体系面临"货币政策锚定逻辑的动摇"。过去十余年,美联储作为独立通胀目标管理者,其政策逻辑清晰可预期。然而,2025年这一逻辑正被"强财政-弱央行"组合逐步侵蚀。核心是利用美元全球主导地位,反向输出国内通胀,间接促使美联储配合财政周期调整政策路径。
财政部不断强化对美元国际化路径塑造,同时绕开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例如,"合规稳定币战略框架"支持美元资产在Web3网络通过链上发行实现全球外溢。这反映美元"金融国家机器"向"技术平台国家"演进意图,实质是通过新型金融基础设施塑造数字美元"分布式货币扩张能力"。
然而,这一战略引发对"法币与加密资产边界消失"的担忧。美元稳定币在加密交易中主导地位持续提升,本质已逐渐演变为"美元的数字表征"。纯粹去中心化加密资产如比特币与以太坊在交易系统中相对权重持续下降。这种流动性结构变迁标志着美元信用体系已部分"吞噬"加密市场,美元稳定币成为加密世界新的系统性风险来源。
外部挑战方面,美元体系面临多边货币机制持续试探。中国、俄罗斯、伊朗与巴西等国加速推进本币结算、双边清算协议与商品挂钩型数字资产网络建设,意在削弱美元在全球结算中垄断地位,推动"去美元化"体系稳步落地。尽管尚未形成与SWIFT体系对抗的有效网络,但其"基础设施替代"战略已对美元结算网络形成边缘压力。
比特币角色正从"去中心化支付工具"转向"去主权抗通胀资产"与"制度缝隙下的流动性通道"。2025年上半年,比特币在部分国家与地区被大量用于对冲本币贬值与资本管制,特别是在阿根廷、土耳其、尼日利亚等货币不稳定国家,BTC与USDT组成"草根美元化网络"成为居民对冲风险与实现价值存储的重要工具。
然而,比特币与以太坊仍未被纳入国家信用逻辑体系,在面对"政策压力测试"时抗风险能力仍显不足。2025年上半年,美国SEC与CFTC对DeFi项目与匿名交易协议监管力度持续加码,促使部分资金选择退出高风险DeFi协议。这反映出在美元体系重新主导市场叙事过程中,加密资产必须重新定位自身角色,不再是"金融独立"的象征,而更可能成为"金融融合"或"制度对冲"的工具。
以太坊角色也正在发生转变。伴随其向数据可验证层与金融执行层的双重进化,其底层功能逐步从"智能合约平台"演化为"制度接入平台"。无论是RWA资产链上发行,还是政府/企业级稳定币部署,越来越多活动都将以太坊纳入其合规架构。传统金融机构已在以太坊兼容链上部署基础设施,与DeFi原生生态形成"制度夹层"。这意味着,以太坊作为一种"金融中间件"的制度位置已被重构,其未来走向取决于"制度兼容程度"。
美元体系正通过技术外溢、制度整合与监管渗透的三重路径重新主导数字资产市场,目标并非消灭加密资产,而是使其成为"数字美元世界"的内嵌组件。比特币、以太坊、稳定币以及RWA资产将被重新归类、重新估值、重新监管,最终构成一个由美元为锚、由链上结算为表征的"泛美元体系2.0"。在这一体系中,真正的加密资产已不再是"反叛者",而成为"制度灰区的套利者"。未来投资逻辑不再只是"去中心化带来价值重估",而是"谁能嵌入美元的重构结构,谁就拥有制度红利"。
四、链上数据透视:资金结构与用户行为新变化
2025年上半年,链上数据呈现"结构性沉淀与边际复苏交织"的复杂景象。比特币链上长期持有者(LTH)比例再度刷新历史高点,稳定币供应格局出现显著修复,DeFi生态在活跃度恢复同时仍表现出较强风险克制。这些指标反映出投资者情绪在避险与试探之间摆荡,以及整个市场对政策节奏变化高度敏感的资金结构重构过程。
比特币链上长期持有者比例持续攀升。截至2025年6月,超过70%的比特币在链上处于12个月以上未移动状态,创下历史新高。LTH持仓增加趋势不仅表明市场中长期投资者信心未被动摇,更代表可流通供给不断收缩,为价格形成潜在支撑。比特币持币时间分布曲线正在"右移",越来越多链上币被锁仓至2年、3年以上时间区间。这种行为背后不再只是"囤币党"情绪体现,更在于结构性资金------尤其是家族办公室、养老金配置机构等传统资金------开始主导链上BTC分布逻辑。与之对应的是,短期活跃度明显下降。链上交易频率下降、Coin Days Destroyed指标持续下滑,进一步印证市场行为由"高频博弈"向"长线配置"切换趋势。
这种结构性沉淀也与机构行为模式深度契合。从多签钱包分析和链上实体分布推断,当前超过35%的比特币由高度集中、长期未移动的大额地址控制。这些地址呈现出清晰集中化特征,大多在2023年第四季度或2024年初完成建仓,随后长期处于静默状态。它们的存在改变了以往由散户主导的币本位投机格局,奠定了新一轮牛熊转换的底层筹码结构基础。
稳定币市场则走出一轮明显底部修复周期。2024年末至2025年初,USDC曾因美联储流动性收缩与BSA监管不确定性影响,出现市值连续5个月下滑,而进入2025年第二季度后,USDC市值重回增长通道,截至6月已达到620亿美元,重新追平USDT增速水平。这一增长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由更广泛的稳定币生态扩张共同驱动。Paxos发行的USDP以及Ethena的USDe等新型稳定币均在上半年录得显著增速,合计贡献超过30亿美元新增供应。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轮稳定币扩张更多源于真实经济活动场景,而非过去"以币生息"或纯投机驱动。
链上活跃度上升也证明了稳定币正从交易所撮合系统的"交易对手资产",重新回归到链上用户之间的"支付与流转工具"本质。以Base链为例,2025年Q2中,USDC月活跃地址环比增长达41%,高于同期以太坊主网与Tron增速,反映出在L2生态中,稳定币使用更为原生和高频。跨链流通比例上升也同样显著,Wormhole、LayerZero等桥接协议上的稳定币跨链行为在5月达到阶段高点,表明资金正寻找更高效率的支付与部署路径,而非仅仅通过套利获取交易利润。这一趋势也强化了加密市场正在向多链、真实经济场景结合方向演进的长期路径。
相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