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新加坡Web3监管政策转向:从开放创新到精细治理
新加坡Web3监管政策演变:从开放创新到精细治理
近年来,新加坡在全球虚拟货币和Web3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个城市国家凭借其宽松政策、稳定法律体系和开放创新环境,一度成为众多加密企业的首选目的地。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新加坡的监管策略正在经历一场转变,从早期的"鼓励创新"逐渐向"风险防控"倾斜。
初期阶段:开放创新,吸引人才
2019年,新加坡推出《支付服务法》,为数字支付代币服务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框架。金融管理局(MAS)积极支持技术创新,推动了多个探索央行数字货币和代币化资产的实验项目。这一阶段可以被视为"抢先机"时期,只要不触及合规底线,创新者就能获得充分的尝试空间。
风险事件后的调整
然而,随着行业快速发展,一些潜在风险开始显现。2022年,某知名加密对冲基金在新加坡遭遇重大损失,紧接着一家备受瞩目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倒闭,这些事件对新加坡的金融管理层造成了巨大压力。为维护国家信用和金融中心地位,监管机构迅速采取行动,推出更严格的《金融服务与市场法》,同时加强对散户投资的限制。
散户投资新规
2023年底,MAS发布了一系列针对散户投资者的监管细则。新规禁止加密货币服务商向散户提供任何形式的奖励,如返现、空投或交易补贴。同时,禁止提供杠杆、信用卡入金等可能放大风险的功能。此外,服务商还需评估用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并根据其资产净值设定投资上限。这些措施旨在培养理性投资者,而非鼓励投机行为。
服务提供商合规要求升级
到2025年,监管趋势将进一步明确。MAS要求所有未获得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DTSP)执照的企业,最迟到2025年6月30日必须停止向境外客户提供服务。目前,只有少数头部企业已获批或处于豁免状态。这意味着大多数企业要么需要迅速完成合规升级,要么将被迫转战其他市场。
基金管理新标准
新加坡也提高了对虚拟资产基金管理人的要求。即使只服务于合格投资者,基金管理人也必须具备相应资质,包括风险对冲能力、客户资产识别、内部风控流程和反洗钱报告机制等。这一举措旨在将虚拟资产纳入正规基金管理体系,提升整体行业专业水平。
结语:监管升级还是行业进化?
尽管有观点认为新加坡的监管政策可能过于严格,但从另一角度看,这实际上反映了市场的成熟过程。新加坡正从允许试错阶段转向规范秩序阶段,这是新兴市场发展的必经之路。虽然投机型项目可能面临挑战,但对于真正具备技术实力和长期发展规划的团队来说,新加坡仍然是极具吸引力的市场之一。
然而,也有声音指出,Web3行业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过早实施严格监管可能会抑制创新。如何在促进创新和控制风险之间找到平衡,将是新加坡和其他监管机构面临的持续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