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投资移民政策开放加密货币资产认证,引发关注香港投资移民政策近期出现新动向,引发了市场的关注。一位执业会计师在社交媒体上透露,香港投资推广署批准了一项以以太坊作为3000万港元资产证明的投资移民申请。该会计师还表示,去年10月曾成功办理了香港首个以比特币作为资产证明的投资移民案例。这一消息对于加密货币持有者,尤其是华人大户而言,意味着境外移民的门槛有所降低。3000万港币在加密货币圈并不算巨额财富,而香港作为移民目的地对华人也具有天然吸引力。然而,投资移民的实际操作并非如此简单。这项政策属于香港政府在2023年推出的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CIES)。该计划旨在吸引外部投资者和资本,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资产及财富管理中心的地位。根据CIES计划,合格投资者在香港投资3000万港币获允许资产后,可获得逗留签证。居住满7年后,有机会申请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尽管政策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中仍有许多细节需要注意。首先,申请者需自费聘请香港专业会计师出具3000万港币净资产的验资证明。这一步骤对资产所在地和构成没有限制,只需证明申请人在提出净资产审查申请日期前6个月内持续拥有不少于3000万港元的净资产或净资本。其次,申请者需要在递交申请前6个月内或获批后6个月内,将不少于3000万港币投资于指定的获许投资资产类别。投资标的包括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股票、债务证券、存款证、后偿债券,以及合格集体投资计划等。其中,2700万港币需投资于金融资产,300万港币则必须投资于由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的"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投资组合"。完成投资后,香港移民署会发放2年的逗留签证,后续需要续签。每年申请者都需要提供专业会计师的验资报告,证明投资总额仍不低于3000万港币。居住满7年后可申请成为香港永久居民,届时投资金额不再受限制。本次加密货币的参与主要体现在首次验资阶段,比特币和以太坊等加密货币被认可作为资产认定。但其他加密货币是否适用还需具体分析,一般要求币值相对稳定、流通量大且在香港合法。然而,使用加密货币作为资产证明的最大挑战在于证明资金来源。相关机构和会计师会要求客户提供资金来源证明,包括购买加密货币的原始资金来源和购买场所等信息。对于加密货币这种波动大且具有一定匿名性的资产,这些问题往往难以回答。尽管如此,香港投资移民首次接受加密货币作为资产证明,体现了香港的开放态度和对加密货币的包容。这不仅对华人加密货币持有者具有吸引力,也有助于提升香港在加密领域的地位,长期可能推动香港Web3产业的发展。香港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吸引外地人才的措施,包括优化现有人才入境计划和推出新的高才通计划等。这些举措旨在应对香港人口流失的问题。数据显示,从2020年7月至2023年6月,香港净离港人数高达53万人次,约占常住人口的7%。目前,香港的人才引进计划已取得一定成效。2024年共有近14万宗各类人才入境计划签证获批,比上年增加4000宗。截至2024年1月2日,"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已接收超过750宗申请,预计总投资额超过220亿港元。然而,目前仅有2名申请者涉及加密资产的使用。在当前经济背景下,香港对Web3领域的关注度持续上升。香港在虚拟资产方面兼顾监管与包容,在产品创新、平台许可和监管框架延伸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2024年,香港批准了三家基金公司发行6只虚拟资产现货ETF,大大提升了投资者的便利性。目前,比特币现货ETF持有比特币总数达4330枚,总资产净值4.25亿美元;以太坊现货ETF持有2083枚以太坊,资产净值0.56亿美元。在交易所方面,香港已有9家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获批,超过31家券商获得虚拟资产1号牌升级,超36家资管获虚拟资产9号牌升级。在Payfi领域,香港金管局推出Ensemble项目探索RWA与CBDC,并持续完善相关监管条例。香港立法会近期首次审议《稳定币条例草案》,预计今年生效。香港还计划在本年度完成虚拟资产场外交易(OTC)监管的第二轮公众咨询,并推出虚拟资产托管服务提供者发牌制度咨询方案。尽管香港在Web3发展方面取得进展,但从市场规模和成本角度来看,香港难以成为全球Web3发展的策源地。相比美国超过1117.8亿美元的比特币ETF净资产,香港的规模相差甚远。然而,香港的目标并非抢夺加密市场份额,而是在传统金融基础上构建新的去中心化金融体系,填补虚拟资产的空白。香港致力于稳固传统金融中心的地位,同时为未来数字资产交易时代做准备。尽管香港可能不是加密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但其"小政府、大市场"的特点意味着安全与稳定,这对传统资本而言至关重要。
香港投资移民新政:加密资产获认可 门槛或降低
香港投资移民政策开放加密货币资产认证,引发关注
香港投资移民政策近期出现新动向,引发了市场的关注。一位执业会计师在社交媒体上透露,香港投资推广署批准了一项以以太坊作为3000万港元资产证明的投资移民申请。该会计师还表示,去年10月曾成功办理了香港首个以比特币作为资产证明的投资移民案例。
这一消息对于加密货币持有者,尤其是华人大户而言,意味着境外移民的门槛有所降低。3000万港币在加密货币圈并不算巨额财富,而香港作为移民目的地对华人也具有天然吸引力。
然而,投资移民的实际操作并非如此简单。这项政策属于香港政府在2023年推出的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CIES)。该计划旨在吸引外部投资者和资本,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资产及财富管理中心的地位。
根据CIES计划,合格投资者在香港投资3000万港币获允许资产后,可获得逗留签证。居住满7年后,有机会申请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尽管政策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中仍有许多细节需要注意。
首先,申请者需自费聘请香港专业会计师出具3000万港币净资产的验资证明。这一步骤对资产所在地和构成没有限制,只需证明申请人在提出净资产审查申请日期前6个月内持续拥有不少于3000万港元的净资产或净资本。
其次,申请者需要在递交申请前6个月内或获批后6个月内,将不少于3000万港币投资于指定的获许投资资产类别。投资标的包括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股票、债务证券、存款证、后偿债券,以及合格集体投资计划等。其中,2700万港币需投资于金融资产,300万港币则必须投资于由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的"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投资组合"。
完成投资后,香港移民署会发放2年的逗留签证,后续需要续签。每年申请者都需要提供专业会计师的验资报告,证明投资总额仍不低于3000万港币。居住满7年后可申请成为香港永久居民,届时投资金额不再受限制。
本次加密货币的参与主要体现在首次验资阶段,比特币和以太坊等加密货币被认可作为资产认定。但其他加密货币是否适用还需具体分析,一般要求币值相对稳定、流通量大且在香港合法。
然而,使用加密货币作为资产证明的最大挑战在于证明资金来源。相关机构和会计师会要求客户提供资金来源证明,包括购买加密货币的原始资金来源和购买场所等信息。对于加密货币这种波动大且具有一定匿名性的资产,这些问题往往难以回答。
尽管如此,香港投资移民首次接受加密货币作为资产证明,体现了香港的开放态度和对加密货币的包容。这不仅对华人加密货币持有者具有吸引力,也有助于提升香港在加密领域的地位,长期可能推动香港Web3产业的发展。
香港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吸引外地人才的措施,包括优化现有人才入境计划和推出新的高才通计划等。这些举措旨在应对香港人口流失的问题。数据显示,从2020年7月至2023年6月,香港净离港人数高达53万人次,约占常住人口的7%。
目前,香港的人才引进计划已取得一定成效。2024年共有近14万宗各类人才入境计划签证获批,比上年增加4000宗。截至2024年1月2日,"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已接收超过750宗申请,预计总投资额超过220亿港元。然而,目前仅有2名申请者涉及加密资产的使用。
在当前经济背景下,香港对Web3领域的关注度持续上升。香港在虚拟资产方面兼顾监管与包容,在产品创新、平台许可和监管框架延伸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2024年,香港批准了三家基金公司发行6只虚拟资产现货ETF,大大提升了投资者的便利性。目前,比特币现货ETF持有比特币总数达4330枚,总资产净值4.25亿美元;以太坊现货ETF持有2083枚以太坊,资产净值0.56亿美元。
在交易所方面,香港已有9家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获批,超过31家券商获得虚拟资产1号牌升级,超36家资管获虚拟资产9号牌升级。在Payfi领域,香港金管局推出Ensemble项目探索RWA与CBDC,并持续完善相关监管条例。
香港立法会近期首次审议《稳定币条例草案》,预计今年生效。香港还计划在本年度完成虚拟资产场外交易(OTC)监管的第二轮公众咨询,并推出虚拟资产托管服务提供者发牌制度咨询方案。
尽管香港在Web3发展方面取得进展,但从市场规模和成本角度来看,香港难以成为全球Web3发展的策源地。相比美国超过1117.8亿美元的比特币ETF净资产,香港的规模相差甚远。
然而,香港的目标并非抢夺加密市场份额,而是在传统金融基础上构建新的去中心化金融体系,填补虚拟资产的空白。香港致力于稳固传统金融中心的地位,同时为未来数字资产交易时代做准备。尽管香港可能不是加密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但其"小政府、大市场"的特点意味着安全与稳定,这对传统资本而言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