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观点任务# 第一期精彩启程!调研 Palio (PAL) 项目,在Gate广场发布您的看法观点,瓜分 $300 PAL!
💰️ 选取15名优质发帖用户,每人轻松赢取 $20 PAL!
👉 参与方式:
1. 调研$PAL项目,发表你对项目的见解。
2. 带上$PAL交易链接。
3. 推广$PAL生态周系列活动:
为庆祝PAL上线Gate交易,平台特推出HODLer Airdrop、CandyDrop、VIP Airdrop、Alpha及余币宝等多项PAL专属活动,回馈广大用户。请在帖文中积极宣传本次系列活动,详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5976
建议项目调研的主题:
🔹 Palio 是什么?
🔹 $PAL 代币经济模型如何运作?
🔹 如何参与 $PAL生态周系列活动?
您可以选择以上一个或多个方向发表看法,也可以跳出框架,分享主题以外的独到见解。
注意:帖子不得包含除 #Gate观点任务# 和 #PAL# 之外的其他标签,并确保你的帖子至少有 60 字,并获得至少 3 个点赞,否则将无法获得奖励。
⚠️ 重复内容的帖子将不会被选取,请分享属于你独特的观点。
⏰ 活动时间:截止至 2025年7月11日 24:00(UTC+8)
《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律所解读
2025年6月,香港特区政府发布《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以现实资产代币化(RWA)为锚点打通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的壁垒,以合规稳定币为支点撬动支付体系变革,构建一个“数字资产服务实体经济”的创新范式。香港正试图通过代币化技术,重新定义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内核。
一、政府引领代币化:从试验田到主流市场
香港的战略核心是政府亲自下场推动代币化技术落地为市场注入强心剂。
一是主权债券代币化常规化。在成功发行两批总额68亿港元的代币化绿色债券基础上,政府宣布将其发行常态化,并探索多币种、多期限结构。目标直指为市场提供“稳定而高质量的数字债券”——这不仅是技术验证,更是为全球机构投资者提供低风险、高信用的锚定资产。
**二是构建代币化基础设施。金管局Ensemble项目,**联合证监会打造银行间代币化存款结算系统,解决资金流转效率痛点;港交所数字资产指数:推出比特币、以太币亚洲时区定价基准,为代币化资产提供估值参照系。
**三是政策红利精准投放。税收豁免,**明确代币化ETF享受与传统ETF同等的印花税豁免;推动立法将指定数字资产纳入私人基金及家族投资的利得税豁免范围(2025/26年度生效)。孵化支持,数码港推出“区块链及数字资产试点资助计划”,优先资助RWA、支付清算等标志性项目。
政府以自身信用为代币化技术背书,通过降低合规成本、提供基础设施、释放财税红利三重组合拳,推动代币化从“实验性创新”升级为“可规模化商业实践”,体现了深远的政策意图。
二、RWA扩展:重新定义资产流动性的边界
宣言将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视为打通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的核心枢纽,布局极具前瞻性:
| | | | | --- | --- | --- | | 资产类别 | 具体举措 | 创新价值 | | 大宗商品 | 推动LME香港注册金属仓单代币化,应用实物资产追踪技术 | 解决大宗商品贸易中的权属验证和流转效率问题 | | 贵金属 | 重点拓展黄金等贵金属代币化 | 为避险资金提供链上入口 | | 可再生能源 | 探索太阳能板收益权等绿色资产代币化 | 激活ESG金融,吸引可持续投资 | | 传统金融产品 | 鼓励货币市场基金、ETF代币化,探索二级市场交易 | 提升基金份额流动性,降低零售参与门槛 | | 实体收益权 | Ensemble项目试点电动车充电站收益流代币化 | 为中小型实体资产提供证券化新路径 |
香港不再局限于金融资产代币化,而是将工厂仓单、充电桩、太阳能板等实体收益权纳入范畴,本质上是在区块链上重建“实体经济-金融资产”的映射关系,为万亿级非标资产创造流动性,在促进数实融合方面可谓有革命性突破。
三、稳定币制度:支付体系变革的“破冰船”
2025年8月1日实施的《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是香港突破传统支付体系的战略武器。
**一是严监管塑造市场信任。**制度要求对储备资产托管(必须100%覆盖流通量)、稳定机制(算法稳定币被排除)、赎回流程(T+0实时结算)、风险管理(定期压力测试)实施穿透式监管,彻底解决稳定币的信任危机。
**二是政府亲自推动场景落地。**公开征集政府场景应用方案(如税费缴纳、补贴发放),以公共支付为突破口建立使用惯性。 重点支持跨境贸易结算场景,解决中小企业汇率损失高、清算周期长痛点。
三是与代币化形成战略协同。支付-结算一体化,即使用稳定币结算代币化债券利息、RWA收益分配,实现“资产生成-现金流分配”闭环。 跨境套利消除,即企业可用稳定币直接支付LME代币化金属仓单,规避多重货币转换成本。
香港的合规稳定币若在跨境贸易、政府支付、DeFi清算场景跑通,将直接挑战SWIFT和传统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地位。其核心优势在于成本压缩(较传统跨境支付降低50%以上)和效率跃升(结算从T+2提速至T+0),将产生颠覆性变革。
四、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的融合路径
香港的创新在于构建“传统资产-代币化-稳定币流通”三位一体的融合范式:
**一是机构入场通道。**通过政府债券、LME仓单等高信用资产代币化,吸引保守型金融机构入场。 证监会统一托管标准(银行由金管局监管),解决机构客户私钥管理风险担忧。
二是流动性分层设计
| | | | | --- | --- | --- | | 层级 | 工具 | 目标用户 | | 债券基金 | 代币化政府债券、公募基金 | 主权基金、养老基金 | | 大宗商品 | 代币化金属仓单、REITs | 对冲基金、家族办公室 | | 其他 | 代币化ETF、充电桩收益权 | 散户、理财顾问平台 |
**三是跨境金融新枢纽。**依托稳定币+代币化资产,香港可提供:非洲矿企→香港LME仓单代币化→东南亚工厂稳定币支付。 中东主权基金→认购香港代币化绿债→收取链上稳定币利息这类服务将重塑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中心之外的新角色——全球数字资产流动性枢纽。
五、风险与挑战:香港方案的未竟之问
尽管路径清晰,香港仍需直面三大挑战。
**一是法律适配性缺口。**现行相关法例,如《票据条例》《货品销售条例》对“代币化资产所有权”并未明确认定,财库局等机构虽启动法律检视,但修法周期可能滞后于市场创新。
**二是金融机构协同阻力。**传统银行在代币化存款、稳定币清算业务上与区块链存在一定程度的利益冲突(如削减跨境支付收入),Ensemble项目需平衡颠覆式创新与既得利益。
**三是地缘政治变量。**稳定币跨境支付可能需谨慎处理与内地数字人民币(e-CNY)的竞合关系,做好相关政策和技术协调与对接。
六、重构金融价值链的“香港实验”
《政策宣言2.0》的本质,是一场由国家力量主导的金融工程革命。
资产端,通过RWA代币化将债券、大宗商品、新能源等实体经济要素转化为链上流动性;
支付端,借合规稳定币击穿传统跨境结算壁垒;
生态端,以税收激励和基建投入降低市场创新成本。
香港的战略目标不仅是成为“数字资产中心”,更是以代币化为工具,重构全球资产发行、交易、清算的价值链。若其成功打通“现实资产→链上代币→稳定币流通”的闭环,将诞生一个全新的平行于传统金融体系的数字金融网络。我们相信,这将决定香港能在区块链时代延续其国际金融枢纽地位,更将为全球提供“传统金融体系数字化迁移”的最佳实践案例。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官方链接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