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DePIN:开启去中心化算力新时代在当今科技界,最令人充满想象力的莫过于AI和加密技术。这两个领域可谓是并驾齐驱的发展热点,在其中任一领域脱颖而出都有可能实现人生的巅峰成就。有些人甚至能够在这两个领域都取得卓越成就。比如ChatGPT的创始人,不仅在AI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还发行了一个目前表现不俗的加密代币。## AI+DePIN赛道简介那么,有没有能够像上述案例一样横跨AI和加密两大领域的优秀项目呢?事实上,确实存在这样的项目,而且其逻辑可能比单纯发行代币更加合理 - 那就是利用Web3的方式来构建AI的基础设施。自从大语言模型兴起以来,对AI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在急剧增长。AI基础设施需要强大的算力支持,据麦肯锡的统计,仅2023年1月,OpenAI一个月的用电量就可能相当于17.5万个丹麦家庭的全年用电量。相比比特币挖矿,AI基础设施的耗电量更加惊人。此外,AI所需的GPU芯片价格也十分昂贵,动辄几十万上百万人民币。这种高门槛的基础设施,遇上Web3的理念,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让普通用户也能参与的想法 - 将AI的算力基础设施去中心化,将AI的数据存储去中心化,甚至将AI所需的带宽也去中心化。于是,今年涌现出了许多AI+DePIN赛道的项目。## DePIN的核心要素DePIN的全称是Decentralized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Networks,即分布式物理基础设施网络。如果这一概念得以实现,你身边的电脑、手机等设备都可能成为分布式物理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为你赚取收益。DePIN的核心要素包括:1. 去中心化:这是与传统云服务商最大的区别。理想情况下,是将普通用户的设备联合起来,实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效果。但也可能最终演变为类似比特币挖矿的模式,通过公开统一的方式发布AI的算力和存储需求,任何拥有相应资源的人都可以接入。2. 物理基础设施:所提供的服务必须依托于实际的硬件设备,可以是各种物联网设备、5G信息塔、服务器,甚至是手机等。3. 通证经济:通过经济激励来推动社区共同贡献和建设网络。## AI对算力的需求分类AI对算力的需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 大模型训练:要求最高,主要由英伟达等顶级厂商提供专业设备。2. 大模型推理:需求次之,用于已训练好的模型与用户进行交互,目前有多家公司能够提供相应设备。3. 边缘侧小模型:要求相对较低,普通设备也可能参与其中。## AI+DePIN头部项目盘点### IO.NETIO.NET是一个基于Solana的去中心化AI算力平台,今年3月完成了3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估值达到10亿美元。该平台旨在聚合独立数据中心、加密货币矿工以及其他硬件网络中未充分利用的GPU资源。IO.NET的目标用户主要是AI初创公司和开发者,这些用户通常难以承担高昂的GPU/CPU计算成本。而算力提供方则主要包括游戏玩家和加密GPU矿工。### AethirAethir是一个云计算平台,致力于实现GPU的共享、所有权和使用方式的变革。该项目允许企业和个人将闲置GPU投入共享网络,优化资源利用的同时为广泛用户提供顶级计算能力的访问。Aethir已与全球领先的游戏工作室签订合同,玩家基数达1.5亿。此外,还与拥有超过6400万月活用户的最大云游戏公司WellLink展开合作。在供应端,截至今年三月,已有四万多个设备接入网络。### GrassGrass是Wynd Network的旗舰产品,允许用户通过出售未使用的网络资源来获利。用户只需通过Web浏览器扩展提供未使用的互联网带宽,即可赚取积分,这些积分将在产品beta阶段结束时转换为网络所有权。Grass在去年完成了35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由知名的Polychain领投。### EMC (EdgeMatrix Computing)EMC是一个基于区块链和点对点网络的边缘计算协议,可整合不同来源的计算力和应用,使它们能在统一平台上交换和协作。个人或专业开发者都可以运行EMC节点,使用个人电脑或大型GPU集群来提供AI服务并获得奖励。EMC由万向区块链实验室和HashKey Capital孵化,完成了两轮融资,估计规模在千万美金左右。其代币EMC已上架多家交易所,目前市值约10亿美元。## 结语AI和加密行业目前都处于投入期,短期内落地场景和变现仍存在挑战。但通过DePIN的方式,AI和加密这一对"卧龙凤雏"或许能够实现有效结合。希望未来,普通用户的智能设备都能通过参与这些网络为自己创造价值,让我们对科技的投入时间物有所值。
AI+DePIN:打造去中心化算力新生态 引领Web3时代创新
AI+DePIN:开启去中心化算力新时代
在当今科技界,最令人充满想象力的莫过于AI和加密技术。这两个领域可谓是并驾齐驱的发展热点,在其中任一领域脱颖而出都有可能实现人生的巅峰成就。
有些人甚至能够在这两个领域都取得卓越成就。比如ChatGPT的创始人,不仅在AI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还发行了一个目前表现不俗的加密代币。
AI+DePIN赛道简介
那么,有没有能够像上述案例一样横跨AI和加密两大领域的优秀项目呢?事实上,确实存在这样的项目,而且其逻辑可能比单纯发行代币更加合理 - 那就是利用Web3的方式来构建AI的基础设施。
自从大语言模型兴起以来,对AI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在急剧增长。AI基础设施需要强大的算力支持,据麦肯锡的统计,仅2023年1月,OpenAI一个月的用电量就可能相当于17.5万个丹麦家庭的全年用电量。相比比特币挖矿,AI基础设施的耗电量更加惊人。此外,AI所需的GPU芯片价格也十分昂贵,动辄几十万上百万人民币。
这种高门槛的基础设施,遇上Web3的理念,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让普通用户也能参与的想法 - 将AI的算力基础设施去中心化,将AI的数据存储去中心化,甚至将AI所需的带宽也去中心化。
于是,今年涌现出了许多AI+DePIN赛道的项目。
DePIN的核心要素
DePIN的全称是Decentralized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Networks,即分布式物理基础设施网络。如果这一概念得以实现,你身边的电脑、手机等设备都可能成为分布式物理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为你赚取收益。
DePIN的核心要素包括:
去中心化:这是与传统云服务商最大的区别。理想情况下,是将普通用户的设备联合起来,实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效果。但也可能最终演变为类似比特币挖矿的模式,通过公开统一的方式发布AI的算力和存储需求,任何拥有相应资源的人都可以接入。
物理基础设施:所提供的服务必须依托于实际的硬件设备,可以是各种物联网设备、5G信息塔、服务器,甚至是手机等。
通证经济:通过经济激励来推动社区共同贡献和建设网络。
AI对算力的需求分类
AI对算力的需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大模型训练:要求最高,主要由英伟达等顶级厂商提供专业设备。
大模型推理:需求次之,用于已训练好的模型与用户进行交互,目前有多家公司能够提供相应设备。
边缘侧小模型:要求相对较低,普通设备也可能参与其中。
AI+DePIN头部项目盘点
IO.NET
IO.NET是一个基于Solana的去中心化AI算力平台,今年3月完成了3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估值达到10亿美元。该平台旨在聚合独立数据中心、加密货币矿工以及其他硬件网络中未充分利用的GPU资源。
IO.NET的目标用户主要是AI初创公司和开发者,这些用户通常难以承担高昂的GPU/CPU计算成本。而算力提供方则主要包括游戏玩家和加密GPU矿工。
Aethir
Aethir是一个云计算平台,致力于实现GPU的共享、所有权和使用方式的变革。该项目允许企业和个人将闲置GPU投入共享网络,优化资源利用的同时为广泛用户提供顶级计算能力的访问。
Aethir已与全球领先的游戏工作室签订合同,玩家基数达1.5亿。此外,还与拥有超过6400万月活用户的最大云游戏公司WellLink展开合作。在供应端,截至今年三月,已有四万多个设备接入网络。
Grass
Grass是Wynd Network的旗舰产品,允许用户通过出售未使用的网络资源来获利。用户只需通过Web浏览器扩展提供未使用的互联网带宽,即可赚取积分,这些积分将在产品beta阶段结束时转换为网络所有权。
Grass在去年完成了35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由知名的Polychain领投。
EMC (EdgeMatrix Computing)
EMC是一个基于区块链和点对点网络的边缘计算协议,可整合不同来源的计算力和应用,使它们能在统一平台上交换和协作。个人或专业开发者都可以运行EMC节点,使用个人电脑或大型GPU集群来提供AI服务并获得奖励。
EMC由万向区块链实验室和HashKey Capital孵化,完成了两轮融资,估计规模在千万美金左右。其代币EMC已上架多家交易所,目前市值约10亿美元。
结语
AI和加密行业目前都处于投入期,短期内落地场景和变现仍存在挑战。但通过DePIN的方式,AI和加密这一对"卧龙凤雏"或许能够实现有效结合。希望未来,普通用户的智能设备都能通过参与这些网络为自己创造价值,让我们对科技的投入时间物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