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开炮:加密货币已成「终极沼泽资产」卷入美国政治,违背去中心化初衷

《经济学人》发表专文,直言加密货币已从对抗权威的金融革命沦为「终极沼泽资产」,卷入美国权力核心与利益输送,川普家族更因迷因币炒作而有利益冲突争议。 (前情提要:美股+美元下跌,但美债殖利率飙高,为何经济学人说这是个极度危险讯号?) (背景补充:经济学人:拥抱比特币的萨尔瓦多,怎么越来越穷了?) 国际权威杂志《经济学人》于 15 日以「加密货币已成为终极沼泽资产」为题,严厉批判加密货币已背离其「金融革命」的初衷,并深度卷入美国政治权力运作。 该杂志认为,加密货币行业已深深根植于美国公民生活,其影响力及与行政部门的关系甚至超越传统金融业。 《经济学人》:加密货币沦为政治游说与利益输送工具 《经济学人》指出,比特币原被视为对抗通膨、去中心化的金融革命工具,如今随着加密货币支持者积极游说监管机构、捐助选举活动,加密货币已经与美国政治产生复杂纠葛。文章举例道: 川普的儿子们正在全球推广他们的加密货币事业。此外,川普那些最大手笔的迷因币投资者,也将和他共进晚餐。 如今,第一家庭的资产估值已达数十亿美元,加密货币很可能已成为他们财富的最大来源。 相较之下,《经济学人》肯定欧盟、日本、新加坡等司法管辖区在数位资产监管上取得的清晰进展,而没有「失控的利益冲突」。 该杂志警告,美国的加密货币产业需要从内部拯救自己,以及新的监管,以确保风险不会外溢至整个金融体系。倘若政客因畏惧该产业的选举力量而未能对加密货币进行适当监管,长期后果将十分不利。 有前景的方向仍存在 尽管批判严厉且市场仍充斥大量投机,《经济学人》仍指出,加密货币逐渐获得主流金融机构与科技巨头的重视。其中,实体资产代币化(RWA)是文章明言极具潜力的方向,BlackRock、Franklin Templeton 等美国大型机构已积极布局。 当前数位资产最常见的应用仍为支付场景,许多产业企业已在跨境或结算中采用稳定币。而在高通膨与银行体系薄弱的开发中国家,加密货币仍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早期理想主义者所期望的功能定位。 《经济学人》的「终极沼泽资产」之说,不只是对加密货币现况的批判,更是一记针对其失落初衷的警钟。当加密理想走向权力交易,加密产业究竟会继续深陷于政治与投机交织的沼泽,还是透过制度重建与技术创新重新蜕变,将成为所有参与者无法忽视的关键命题。 相关报导 《经济学人》喊:2025是「AI Agent」时代,但须注意三点困难 经济学人报告》机构投资者「持续增持」加密资产,乐观看待后市 经济学人喊「台湾缺电」AI发展将受限!前Google执行长施密德:电力是重大瓶颈 〈《经济学人》开炮:加密货币已成「终极沼泽资产」卷入美国政治,违背去中心化初衷〉这篇文章最早发布于动区BlockTempo《动区动趋-最具影响力的区块链新闻媒体》。

查看原文
本页面内容仅供参考,非招揽或要约,也不提供投资、税务或法律咨询。详见声明了解更多风险披露。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