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區塊鏈數字資產監管困局:ETH究竟是證券還是商品
區塊鏈數字資產監管:證券還是商品?
區塊鏈數字資產在全球金融市場的影響力日益增長,其去中心化特性給傳統金融監管體系帶來了新的挑戰。各國正在探索如何調整現有框架以適應這一新興資產類別,並有效管控相關風險。
據統計,在全球130個司法管轄區中,88個允許提供虛擬資產服務,而20個則明確禁止。美國作爲允許虛擬資產服務的司法管轄區之一,採取了聯合監管模式,不同業務可能受到不同機構的監管。
在美國,區塊鏈數字資產行業涵蓋了錢包服務、交易所、ICO、挖礦、智能合約、質押服務和NFT等多種業務。然而,對於某些數字資產(如ETH)的監管歸屬仍存在爭議,核心問題在於它們應被視爲商品還是證券。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等監管機構一直在評估現有法規的適用性。SEC常用"豪威測試"來判斷數字資產是否屬於"投資合同",進而確定是否應納入證券監管範疇。
豪威測試源於1946年的一個法律案例,爲SEC提供了一個明確的框架來判斷投資合同是否應被視爲證券。以ETH爲例,測試要點包括:是否涉及資金投資、用戶是否有盈利預期、是否存在共同投資實體、以及是否期望僅依靠發起人或第三方的努力獲利。
SEC在2019年發布的指南中強調,參與數字資產發行、銷售或分發的各方需考慮美國聯邦證券法的適用性,並對數字資產進行分析以確定其是否具有證券特徵。
如果數字資產被判定爲證券,SEC將擁有管轄權。違規行爲可能導致SEC提起民事訴訟或進行行政處罰,針對相關公司、創始人和高管。
另一方面,如果數字資產被視爲商品,則將由CFTC監管。CFTC自2015年起就表示比特幣和其他數字資產屬於商品,後來將這一分類擴大到ETH等其他數字資產。CFTC認爲數字資產具有可替代性、市場交易性和一定稀缺性等商品特徵。
2024年5月,美國衆議院通過了《21世紀科技金融創新法案》(FIT21法案),旨在爲數字資產生態系統提供監管清晰度和消費者保護。該法案將數字資產分爲兩類:受SEC監管的"受限數字資產"和受CFTC監管的"數字商品"。資產類型的判定取決於底層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程度、資產獲取方式以及持有者與發行者的關係等因素。
數字資產的監管定性將產生深遠影響。以ETH爲例,如果被定爲證券,將面臨更嚴格的註冊和合規要求,可能增加成本並抑制市場情緒。相反,如果被定爲商品,雖然合規成本較低且有利於衍生品市場發展,但可能無法充分體現去中心化數字資產的獨特性。
此外,監管機構之間的管轄權博弈可能導致監管套利,使以太坊等市場參與者面臨更復雜的監管環境。隨着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資產市場的不斷發展,監管框架的演進將持續引發業界關注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