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xStocks 交易開啓啦,現貨、合約、Alpha齊上線!
📝 在Gate廣場發帖,曬出你的交易體驗或精彩截圖,瓜分$1,000大獎池!
🎁 廣場優質創作者5名,每人獨享$100合約體驗券!
🎉 帖文同步分享到X(推特),瀏覽量前十再得$50獎勵!
參與方式:
1️⃣ 關注 @Gate廣場_Official
2️⃣ 帶 #Gate xStocks 交易体验# ,原創發帖(不少於20字,僅用活動標籤)
3️⃣ 若分享到推特,請將連結提交表單: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54
注:表單可多次提交,發布更多帖文可提升獲獎機會!
📅 7月3日16:00—7月9日24:00(UTC+8)
詳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5926
每一條體驗,都有機會贏取大獎!快在Gate廣場show出你的操作吧!
央行數研所長:全球性穩定幣存在三大風險 需系統性監管
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近日在一場金融峯會上就全球性穩定幣對金融市場、貨幣體系及社會體系的影響進行了深入剖析。
穆長春指出,全球性穩定幣在法律確定性、治理、反洗錢、反恐融資、支付系統安全、市場穩健性、個人隱私保護等方面給公共政策和監管帶來了諸多挑戰。他強調,如果穩定幣擴展到全球範圍,這些風險和挑戰將被進一步放大,甚至可能產生新的問題。
就此,穆長春從三個角度進行了詳細闡述:
首先,全球性穩定幣的應用可能會損害金融市場的公平競爭環境。由於發行者通常是大型科技公司,網路效應可能導致市場集中度過高,同時穩定幣的封閉生態系統可能會提高市場準入門檻。
其次,全球性穩定幣生態系統存在信用、期限和流動性錯配以及操作風險,可能加劇國內貨幣金融部門的脆弱性,並加速危機的跨境傳導。穆長春指出,全球性穩定幣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運營者的信譽,一旦發生風險事件,維持幣值穩定可能面臨挑戰。此外,抵押資產儲備不透明、相關權利義務界定不清等治理問題也可能引發擠兌風險。
第三,如果全球性穩定幣廣泛用於支付,系統中斷可能導致市場金融波動並影響實體經濟活動。若用作價值儲存,幣值下跌將造成持有人財富縮水,金融機構持有的穩定幣也會遭受損失。由於缺乏存款保險和最後貸款人機制,這些機構在擠兌情況下的損失可能更爲嚴重。此外,大規模的儲備資產在極端情況下可能引發金融市場劇烈波動,甚至危及國家貨幣主權。
鑑於此,穆長春認爲全球性穩定幣生態系統應作爲一個整體成爲系統重要性監管對象。他強調,在解決相關法律、監管和風險控制問題之前,不宜推出全球性穩定幣。他建議對潛在的監管漏洞進行全面評估,以最高標準對穩定幣進行監管,並制定新的監管標準。
穆長春還就如何應對全球穩定幣風險提出了具體建議。他認爲可以將全球性穩定幣整體框架歸類爲支付系統,而其發行、托管和交易環節可分別歸類爲存款吸收類機構、ETF和貨幣市場基金,穩定幣本身則可視爲電子貨幣。
針對系統重要性全球性穩定幣的監管,穆長春指出可以借鑑多個現有的國際標準,如CPMI-IOSCO的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原則、FATF關於虛擬資產的標準、BIS對銀行加密資產敞口的審慎標準、IOSCO的貨幣市場基金操作規則等。這些框架可以爲全球性穩定幣的監管提供參考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