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C能否冲上11万?#
比特幣突破107,000美元,目前報價105,000美元,距離歷史高點109,580萬美元僅一步之遙。你覺得比特幣能否刷新歷史新高,衝擊11萬美元?請分享你的分析和預測!
🔵 #AI 代理板块市值回升#
據CoinGecko數據,AI代理板塊總市值回升至68.62億美元,過去24小時漲幅1.2%。其中,VIRTUAL大漲18.5%,AI16Z漲7.1%。你看好哪些AI代幣?如何布局你的持倉策略?來聊聊你的看法!
使用以上推薦話題發帖,發布你的觀點與交易策略,每日發帖即可賺取社區成長值!
📌 每日發帖可獲得 100 成長值,解鎖專屬福利:評論高亮、動態裝飾、月度成長值抽獎等多重權益!
🎁 月度抽獎獎品包括 MacBook Air、精美週邊、熱門代幣等超值好禮!
立即發帖 👉 https://www.gate.io/post
更多成長值任務,請更新 App 至最新版,並在【動態】頭像旁點擊成長值圖標查看。
2025福布斯中國人工智能科技企業TOP50評選結果出爐7家深企上榜AI產業50強
5月11日,2025福布斯中國人工智能科技企業TOP50評選結果正式揭曉。本次評選聚焦人工智能產業核心賽道,甄選了中國人工智能領域最具影響力和代表性的企業。北京、上海、深圳憑藉13家、11家和7家上榜企業的成績,穩居城市排名前三。同時,廣東省共有9家企業入選,展現了廣東作爲全國人工智能產業高地的實力。
深圳7家上榜企業:覆蓋大模型、機器人、AI制藥等多個領域
深圳此次上榜的7家企業覆蓋了大模型、機器人、AI制藥、智能營銷等多個領域。騰訊元寶作爲騰訊旗下的AI旗艦產品,依托自研混元大模型和DeepSeek“雙模型”驅動,在跨知識領域理解、自然語言處理、圖片解析等方面表現突出。其應用場景覆蓋邏輯推理、職場辦公、知識學習等多個領域,成爲國內大模型技術商業化落地的標杆。
衆擎機器人是深圳的通用人工智能體領域明星企業,該公司的機器人以“實現全球首例機器人前空翻”等高難度表現聞名。盡管成立於2023年10月,但其核心團隊由全球頂尖高校精英組成,實現核心部件等全棧自研,因此研發速度令人矚目:旗下SA01於2024年7月推出,以親民價格打破行業壁壘,推廣普及了具身智能技術;2024年10月推出的首款全尺寸通用人形機器人SE01,憑藉自然流暢步態出圈海內外,革新了運動標準;僅兩個月後便發布了PM01,作爲開源通用人形機器平台正在廣泛適配多種場景。2025年,衆擎計劃批量交付千臺機器人產品。
樂聚機器人成立於2016年,在成立之初就聚焦人形機器人賽道。其在2023年12月發布的“誇父”機器人是國內首款可跳躍、可適應多地形行走的開源鴻蒙人形機器人。其產品已在平昌冬奧會閉幕式、北京冬奧會等國際舞臺亮相,並在工業、家庭等場景實現實測落地。
跨維智能成立於2021年6月,以Sim2Real技術爲核心,專注於高通用性具身智能技術的研發。憑藉在3D生成式AI、多模態大模型及三維成像領域的技術積累,該公司率先實現了具身智能技術的規模化商業應用。
晶泰科技由三位麻省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於2015年創立,採用量子物理計算與AI相結合的方式,爲全球制藥及材料科學企業提供研發解決方案。這家由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家創立的企業,代表了AI在基礎科學研究中的前沿應用。
東信時代成立於2004年,作爲深耕MarTech二十年的老牌企業,已構建覆蓋全國40城的智能營銷服務網路,展現了AI在商業領域的規模化應用潛力。
元象XVERSE2021年初在深圳成立,是AI與元宇宙領域的獨角獸企業,其AI與3D技術的結合爲虛擬現實交互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深圳已成產業主要集聚地
深圳已成爲國內人工智能產業的主要集聚地。根據深圳市人工智能產業協會的統計,2023年深圳市人工智能產業總產值達3012億元,同比增長21.1%。產業規模快速增長的背後,是企業“雁陣”的逐步壯大。目前,深圳擁有2600餘家人工智能企業、6家AI獨角獸企業,以及34家機器人上市企業、9家機器人獨角獸企業,產業集聚效應顯著。
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林毅於今年3月公開表示,2025年深圳將按照“應開盡開”原則,向人工智能和機器人企業開放100個涵蓋多領域的應用場景,加速AI賦能新型工業化。這一舉措將進一步強化深圳在AI技術商業化應用方面的領先優勢。
《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鋒城市行動計劃(2025—2026年)》提出,到2026年全市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將超3000家,產業規模年均增長超20%。這一目標彰顯了深圳打造全球AI先鋒城市的決心。
廣東AI產業發展正步入快車道
從全國範圍看,廣東省以9家上榜企業的成績領跑各省份,展現了其作爲全國AI產業高地的綜合實力。深圳、廣州、佛山共同構成了廣東AI產業的多元生態。
隨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應用場景的持續開放以及企業創新活力的釋放,廣東省人工智能產業正步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在未來全球AI競賽中,廣東企業有望在技術創新與商業落地兩個維度持續突破。
(文章來源:廣州日報)
來源:東方財富網
作者: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