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NERO发帖挑战# 秀觀點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Gate NERO生態周來襲!發帖秀出NERO項目洞察和活動實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優質發帖用戶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參與:
1️⃣ 調研NERO項目
對NERO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NERO生態周相關活動,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NERO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以下活動連結):
NERO Chain (NERO) 生態周:Gate 已上線 NERO 現貨交易,爲回饋平台用戶,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餘幣寶已上線 NERO,邀您體驗。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質量帖子Tips:
教程越詳細、圖片越直觀、互動量越高,獲獎幾率越大!
市場見解獨到、真實參與經歷、有帶新互動者,評選將優先考慮。
帖子需原創,字數不少於250字,且需獲得至少3條有效互動
以太坊 RISC-V 化提上議程:RISC Zero 打造通用 zkVM,Boundless 開啟可驗證計算新局面
在可驗證運算正走向產業敘事中心的當下,RISC Zero 正用一套更通用、更開放的零知識運算架構,重塑區塊鏈的效能與信任邊界。憑藉著業界首個基於 RISC-V 的通用 zkVM 和跨鏈可驗證運算層 Boundless,這支極客團隊正在把零知識證明從小眾工具推向規模化雲端算力,試圖為去中心化互聯網裝上可驗證的「超級運算引擎」。
近期,以太坊聯合創始人 Vitalik Buterin 提出,計劃對以太坊網路的執行層進行重大調整:將現行的以太坊虛擬機(Ethereum Virtual Machine,EVM)字節碼替換成 RISC-V 指令集。新方案並不會改變帳戶、儲存等智慧合約的核心功能,但將從根本上改變合約程式碼的編譯與運作方式。從某種程度上來看,Vitalik 的這項提議不僅是對以太坊執行層標準化與可組合性的再升級,也再次把「可驗證計算」這項曾被視為昂貴且實驗性的技術,推到了產業敘事的中心。
一、RISC Zero:通用 zkVM 的先驅
在可驗證計算的演進路徑上,來自美國的零知識證明起步公司 RISC Zero 是最早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實踐者之一。他們不僅基於同樣的 RISC-V 架構打造了業界首個通用 zkVM,更進一步建構了 Boundless 這項可驗證運算層,試圖將零知識證明從單點工具升級為跨鏈共享、可市場化的「雲端算力」。這意味著,未來開發者不必再被高昂的鏈上 Gas 或 EVM 自身的限制所束縛,而是可以在任意區塊鏈上,調用近乎無限的可驗證計算資源。
目前,Boundless 主網 Beta 版現已上線。其執行長 Shiv Shankar 表示:「Boundless 透過避免重複運算任務來實現安全的跨鏈運算,從而提升區塊鏈的可擴展性。這既提高了效率、增強了安全性,也讓開發者和礦工能夠跨生態系統參與。」以太坊基金會研究員 Justin Drake 表示:「支撐 Boundless 生態的 RISC Zero zkVM 滿足了以太坊擴容的所有關鍵需求:即時證明能力、家用多 GPU 驗證環境、寬鬆的開源許可,以及從零構建的底層實現。」
在 Boundless 主網 Beta 版上的短短幾天內,這個首個驗證以太坊共識的市場,已達到目前最大驗證(30 億)的 10 倍規模(500 億);共有 576 個證明者成功提交證明,使其成為全球最去中心化的證明者網絡;市場規模實現 10 倍增長,日訂單量最高達到 8000 單,計算循環數高達 2.6 萬億,幾乎無宕機,每天完成超過 99% 的訂單;一位外部證明者刷新了新的速度紀錄,達到 5.63MHz,遠超過先前的 2.5MHz;訂單幾乎始終保持在 0 鎖單,這讓我們提前看到了 POWV(證明工作量證明)在主網啟動初期對 ZK 證明採用的潛在影響;證明者之間的開放式創新已經開始,其中一個亮點是證明者能夠在同一個區塊內以小於 100 毫秒的速度鎖定任務。
二、Boundless 的工作原理與設計突破
在把零知識證明從單點工具進化為通用計算層的路上,Boundless 的關鍵突破在於把可驗證計算從孤立的技術能力,轉化為可市場化、可組合的鏈上基礎設施。
具體來看,Boundless 的核心邏輯有三大要素:通用 zkVM、跨鏈驗證協定和 PoVW(Proof of Verifiable Work)經濟模型。
通用 zkVM: Boundless 底層依托 RISC Zero 自研的 zkVM(R0VM 2.0),它基於開放標準的 RISC-V 架構,可執行任意通用程序,並產生可驗證的零知識證明。這意味著,不論是 EVM 智能合約、Rollup 狀態證明,還是鏈下複雜計算,都可以由 zkVM 負責產生有效性證明,隨後交由鏈上合約快速驗證,整個過程對最終用戶和主鏈都是透明的。
跨鏈驗證協定: Boundless 並非侷限在某一條鏈,而是從一開始就按原生跨鏈設計:它透過在多條鏈上同時部署 Boundless Market 合約,打造了一個無需許可的清算市場,自動把開發者的證明需求與全球各地的 Prover 節點的算力資源匹配起來。更重要的是,Boundless Market 已經原生部署在所有主流鏈上,開發者不必離開自己熟悉的生態環境,只需與本地合約地址交互,用所在鏈的原生代幣即可支付費用並即時獲取可驗證的計算證明。這種跨鏈分散式市場的設計,大大降低了接入門檻,讓可驗證運算真正成為像雲端服務一樣可調度、可結算、可組合的鏈上公共資源。
PoVW 激勵機制: 最具突破性的部分在於 PoVW 激勵機制。有別於 PoW 只獎勵哈希計算、PoS 獎勵閒置資本,PoVW 首次把零知識證明的真實計算工作量商品化,用鏈上計量和支付完成閉環。Prover 完成多少有效循環,就能獲得與工作量相符的代幣激勵,並且計量數據全程上鍊、可審計。這種機制不僅保障了算力供應彈性,也激勵更多節點持續優化證明效能、降低成本,形成了可驗證算力的供需市場。
科技產品負責人 Jacob Everly 在今年 3 月與媒體的訪談中透露,新加坡的國際清算銀行(BIS)已經使用 RISC Zero 和 Boundless 的技術開發了一個原型系統,能夠驗證亞太地區的交易者是否可以在新加坡交易所進行交易,而無需他們提供完整的個人資訊。用戶只需要上傳護照和手機號,就可以產生一個零知識證明(ZKP),證明他們符合交易資格。目前,已有 30 多個團隊計劃在 Boundless 上建置和部署應用程式。Jacob Everly 說:「我們的目標是在明年達到 100 個合作團隊,讓 Boundless 成為行業標準。」
三、RISC Zero 的多維度技術版圖
除了 Boundless,RISC Zero 還在零知識證明可用性和可擴展性方面持續迭代,推出了多項關鍵產品,進一步夯實其作為通用可驗證計算平台的技術護城河。
R0VM 2.0: 其核心 zkVM 的全新版本,不僅將以太坊單區塊的證明時間從 35 分鐘縮短至 44 秒,OP 鏈的證明成本更是下降了 5 倍,單筆交易最低僅需 0.0012 美元,大幅降低了開發者接入 ZK 的門檻。同時,R0VM 2.0 版本增強了內存和預編譯支持,能處理更大規模的 EVM 證明以及可驗證媒體內容,並計劃在今年實現 12 秒級別的實時證明,進一步推動零知識證明從實驗走向量產。值得注意的是,R0VM 3.0 版本也正在開發中,預計將在今年稍後推出。此版本採用以太坊最新推出的 Binius 證明系統,屆時證明速度將進一步提升。
ZK 協處理器 Steel 2.0: 針對 EVM 生態的固有限制,RISC Zero 也發布了 ZK 協處理器 Steel 2.0,可在鏈下執行複雜運算、歷史狀態存取及跨區塊計算,並透過低至 27 萬 gas 的證明成本實現鏈上安全驗證,兼容 Solidity 和 R0-Helios 輕客戶端,方便在以太坊及 OP Stack 部署。
OP Kailua 有效性模式: 為 OP Rollup 提供向 ZK Rollup 平滑過渡的能力,無需大幅重構即可獲得 ZK 帶來的高安全性與快速結算,Base、BOB 等項目已率先集成,為高吞吐量鏈提供了具備成本效益的升級選項。
四、RISC Zero 的使命與野心
RISC Zero,是個兼具叛逆精神與理性技術追求的團隊。2022 年初,在 ETH Denver 大會現場,RISC Zero 的幾位成員手裡攥著從當地印刷店購得的布料和簡易工具,成功混入會場。也正是在這場「黑客突圍」中,他們與第一批投資人達成了早期投資意願。
憑藉這股不按常理出牌的冒險精神與對零知識計算技術的深度探索,RISC Zero 繼續贏得了資本市場的持續押注:2022 年 3 月,他們完成了 200 萬美元的天使輪融資,並在同年 8 月拿下 1200 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2023 年 7 月,又順利獲得了 400 萬美元的新一輪資金。
與其他零知識專案不同,RISC Zero 選擇了更為通用的路徑:以開源的 RISC-V 指令集為底座,打造全球首個可執行任意通用程式碼的 zkVM,讓零知識證明真正具備普適運算能力,並降低開發門檻,使開發者可以繼續使用熟悉的程式設計工具鏈,如 Rust 等現代語言,無需為 ZK 效率與易用工具鏈。
如今,這支由極客與未來主義者組成的小型團隊,正試圖在 zkVM 之上構建一個開放、跨鏈、無需許可的可驗證計算生態,為去中心化互聯網帶來新的信任底座——這也正是 Boundless 的由來與野心所在。
結語:
Boundless 不只是 RISC Zero 在零知識證明領域的又一次技術嘗試,更是可驗證運算走向開放市場、跨鏈協作與規模化雲端算力的一次現實演練。隨著 Boundless 及其背後的 zkVM、PoVW 等元件持續進化,這場圍繞著「可驗證的去中心化超級運算引擎」的實驗,或許正為區塊鏈世界開啟一條更通用、更野心勃勃的算力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