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市場出現了自2021年10月以來最強勁的月度價格表現,由歷史性的現貨需求和一系列空頭擠壓所推動。本文將探討衍生品市場和現貨交易近期動態。
數字資產漲勢本週仍在延續,比特幣價格在週日晚間達到239,000美元的高點。1月份比特幣市場出現了自2021年10月以來最佳月度價格表現,年初至今漲幅超43%。這使比特幣價格創自2022年8月以來記錄新高,從周低點22.4萬美元上漲了6.6%。
本文將探討衍生品市場和現貨交易所這輪反彈背後的一些機制,主要包括:
儘管總槓桿相對於市場規模有所下降,但近期的期貨空頭擠壓和期貨基礎迎來積極迴歸。
儘管與匯兌相關的鏈上活動的主導地位下降,但現貨匯兌餘額也普遍下降。
目前市場突破了數個市場群體的平均提現價格,包括2019年以上的群體、幣安和Coinbase客戶以及2017年的鯨魚群體。
在艱難度過了漫長而低迷的2022年後,終於迎來新的一年,2023年整個1月份的下降趨勢皆出現了顯著逆轉。一般情況下,此類反彈通常由衍生品市場在一定程度上的空頭擠壓所推動,這次反彈也不例外。
迄今為止,在三波交易浪潮中,已有超過4.95億美元的期貨空頭合約被平倉,特別是隨著反彈的結束,規模在不斷縮小。
我們可看到,1月中旬最初的空頭擠壓令許多交易者措手不及,創下了15%的歷史低點,多頭平倉占主導地位(意味著85%的平倉是空頭)。相對於FTX內爆期間的多頭平倉(75%多頭占主導地位),此次空頭擠壓規模更大,顯示出許多交易者有多麼越位。
在永續合約和日曆期貨中,現金套利基礎現都已回到正區間,年化收益率分別為7.3%和3.3%。11月和12月的大部分時間裡,所有期貨市場都出現了現貨溢價,表明積極情緒正在迴歸,或許還有投機情緒浮現。
🪟相關趨勢圖:本文展示了有關BTC和ETH的期貨、永續合約和期權市場數個趨勢圖:
不過,儘管期貨基礎呈現積極迴歸,但相對於比特幣市值的總未平倉頭寸自11月中旬以來一直在下降。以比特幣計價的未平倉期貨合約的價值在這段時間內下降了36%,從11月中旬的65萬枚比特幣下降至目前的41.4萬枚比特幣。
請注意,這種跌勢的40%可直接歸因於FTX交易所中持有的價值95,000枚比特幣因未平倉權益造成的損失。
如果我們將未平倉期貨合約的名義規模與相應交易所的比特幣餘額進行比較,我們可衡量出市場中槓桿的相對規模。此處,我們可看到,在過去的75天裡,槓桿率已從未平倉權益相當於現貨交易餘額的40%下降到僅25%。
總體而言,這反映了期貨槓桿率的顯著淨下降,以及賣空投機興趣的終止。這也可能意味著短期下行對衝頭寸的減弱。在相對基礎上,隨著轉向鏈上自我託管(WoC 46)的交易增加,更加強調現貨市場是當前市場結構的關鍵驅動因素。
自2020年3月以來,現貨交易所硬幣流出趨勢一直是一個關注焦點,目前的流出趨勢標誌著交易所硬幣餘額創歷史新高。目前,交易所持有的比特幣餘額總額約為225.1萬枚比特幣,佔流通供應量的11.7%,這是2018年2月出現的多年低點。
目前,進出交易所的比特幣雙向流量約為6.25億美元/天(即12.5億美元/天)。淨流量方面,日淨流量約為2,000萬美元,僅佔總額的1.5%,表明交易流量處於非常均衡的平衡狀態。此狀況與11月至12月不同,當時各交易所日淨流出額就達2億至3億美元。
歷史上比特幣最大的月流出量發生在2022年11月至12月期間,當時所有交易所的流出量達到-20萬比特幣/月。如今,交易淨流量已迴歸中性,反映出外流趨勢有所降溫。這可能意味著新需求相對於新流動支出(WoC 4)有所放緩,目前市場已上漲超43%。
本週比特幣的鏈上交易激增,日交易量超5萬筆,但交易所存款或提現數量並沒有相應增加。目前,交易所相關交易僅佔總交易數量的35%,自2021年5月市場見頂以來,這一主導地位仍呈下降趨勢。
從實體回調數據也可看到交易數量的激增,表明交易量與單個實體或內部錢包管理無關。而這也顯現出最近比特幣經濟中其他地方的交易活動正在上升。
過去幾周,以美元計價的流入和流出交易所的加密貨幣交易量相對穩定,儘管如此,與交易所相關的鏈上交易量的相對主導地位已從2.5%增長至16%以上。
正如我們在WoC 3和WoC 2中所指出的,自11月以來,比特幣的全球交易量急劇下降。這可能反映了為何在2021年8月至2022年11月期間,由於全行業的去槓桿化以及FTX/Alameda實體的錢包管理不善,鏈上交易量大規模下降。
通常,隨著投資者和交易者活躍度增加,市場會有所走強,鏈上交易所總交易量也會隨之增加。鑑於此,我們可看到,交易轉讓量的總勢頭仍然為負。雖月平均值開始增加,但目前仍遠低於年度基線。
🔔提示:交易所流入額或流出額美元突破8.75億美元將表明近期與交易所相關的流動增加,正迴歸年度基線。
特別是持有超過1,000枚比特幣的鯨魚實體,我們也可看到他們在交易所的存取款量都有所上升。整個1月份,鯨魚實體為交易所流入(和流出)總額貢獻了1.85億至2.15億美元,淨提現額淨偏差約為2,500萬美元。
隨著如此大量的比特幣流入和流出交易所,我們可估計出比特幣經濟中各個群體的平均收購價。下文第一張圖表便展示了交易所平均取款價。
在2022年的下行趨勢中,只有2017年及更早的投資者避免了未實現淨損失,2018年以上的投資者受FTX崩盤事件影響都有所虧損。然而,目前的市場上漲已推動2019年的投資者(21.8萬美元)和更早投資者重新獲取利潤。
🗜️ 提示:下圖的平均提現價格可使用累積和函數計算
我們可為每個交易所創建一個類似模型,下圖顯示了最近的價格走勢相交於三個關鍵的成本基礎水平:
🟠所有交易所的歷史提現價格相交於16.7萬美元,並在年底盤整區間提供了一種支持形式。
🟡+🔵自2017年7月以來,Coinbase和幣安這兩個最大的交易所的平均提現價格剛突破2.1萬美元左右。
據我們上週的報告(WoC 4)顯示,也可在供應利潤百分比等指標中看到,隨著價格高於鏈上收購價格,這些指標也大幅增長。
最後,重新回到前面討論的鯨魚群體,但此處主要關注的是他們自主要市場底部以來的平均收購價格。通過從市場低點開始觀察這些價格軌跡,我們可以評估出對這一群體來說最有利的潛在價格。
如我們所知,即使是自2017年市場活躍的普通鯨魚🟡,隨著價格跌破1.8萬美元,其權益在2022年出現了未實現損失。自2020年3月低點以來,該群體的收購價格為23.8萬美元,截至撰寫本文時,該價格已高於現貨價格。
以上三種模型都表明,2022-23年的熊市有多麼殘酷無情,即使出發點價格極為有利,但最終也會不可避免導致交易者有未實現損失。
隨著臨近1月底,比特幣市場出現了自2021年10月以來最強勁的月度價格表現,由歷史性的現貨需求和一系列空頭擠壓所推動。這一反彈使市場的絕大部分實體重新盈利,並促使期貨市場以健康的期貨溢價交易。此外,FTX崩盤事件後最初的交易所流出潮已趨於中性平緩,現已被新投入的資金流入額所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