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火熱開啓,助力 PUMP 公募上線!
Solana 爆火項目 Pump.Fun($PUMP)現已登入 Gate 平台開啓公開發售!
參與 Gate廣場創作者活動,釋放內容力量,贏取獎勵!
📅 活動時間:7月11日 18:00 - 7月15日 22:00(UTC+8)
🎁 活動總獎池:$500 USDT 等值代幣獎勵
✅ 活動一:創作廣場貼文,贏取優質內容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7月12日 22:00 - 7月15日 22:00(UTC+8)
📌 參與方式: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PUMP 項目相關的原創貼文
內容不少於 100 字
必須帶上話題標籤: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PumpFun#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100
二等獎(2名):$50
三等獎(10名):$10
📋 評選維度:Gate平台相關性、內容質量、互動量(點讚+評論)等綜合指標;參與認購的截圖的截圖、經驗分享優先;
✅ 活動二:發推同步傳播,贏傳播力獎勵
📌 參與方式:在 X(推特)上發布與 PUMP 項目相關內容
內容不少於 100 字
使用標籤: #PumpFun # Gate
發布後填寫登記表登記回鏈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4
🏆 獎勵設置:傳播影響力前 10 名用戶,瓜分 $2
【打破孤島?OpenLedger 能否成爲 AI 數據的公共基礎設施?】
一、AI 數據的“孤島困境”
當前的 AI 模型訓練越來越依賴海量、高質量的數據,但數據資源卻往往呈現出強烈的“孤島效應”:數據分散、標準不一、難以互通。在傳統 Web2 世界中,數據集中在少數平台手中(如 Google、Meta),用戶難以參與其中,貢獻數據也得不到正向激勵。即使到了 Web3 世界,許多 AI 項目依舊走的是“自建數據池”的路徑,數據共享成本高,缺乏公共協作基礎。
這種局面對 AI 的發展構成了實質性瓶頸。一個真正開放、協同的 AI 網路,亟需一個能夠承載多方數據、標準統一、可驗證溯源、支持激勵分配的“公共數據基礎設施”。
這正是 OpenLedger 想要嘗試解決的方向。
二、OpenLedger 的基礎設施化路徑
OpenLedger 並不是一個單點模型或單類應用,而是將自身定義爲服務於整個 AI 網路的數據基礎層,其核心產品矩陣中的關鍵模塊,包括:
(1)Datanets: 數據確權 + 溯源框架,通過 PoA 共識機制實現數據可驗證、可追溯,成爲數據貢獻者權益的重要載體。
(2)Payable AI: 支持任意模型以智能合約形式上鏈,結合模型調用記錄、Datanet 輸入,實現透明可結算的“貢獻 – 消費 – 分潤”閉環。
(3)Agent 應用層: 承接模型消費端,打通使用場景,激活數據流轉價值。
從這些機制組合來看,OpenLedger 更像是一個“爲 AI 數據流通、協作、變現”而構建的底層系統,有着極強的模塊解耦性和標準接口能力,天然具備向多方開放的基礎設施潛力。
三、公共基礎設施的可能性與挑戰
爲什麼 OpenLedger 有潛力成爲 AI 數據的 Arweave?
(1)標準統一: 不追求自建數據池,而是通過模塊化協議框架,讓不同主體的數據按統一方式確權、標注、調用。
(2)經濟激勵: 把數據行爲轉化爲可度量、可變現的“價值動作”,激勵更多數據貢獻者與模型開發者參與其中。
(3)模塊開放: 無需統一鏈上部署,支持跨平台部署、跨模型接入,是關鍵的“協同橋梁”。
當然,作爲“公共設施”,也存在諸多挑戰:數據治理標準如何設定?模型調用是否可信?如何防止濫用或數據污染?這些問題都不是短期內能完全解決的。
四、公共數據網路,是 AI x Web3 的真正交匯點?
Web3 的“協作性”與 AI 的“可復用性”,天然需要一個“基礎連接層”。OpenLedger 在試圖扮演這個角色:一方面,爲數據提供可信上鏈與確權激勵;另一方面,爲模型提供調用履約與收益結算機制。
這不僅僅是讓一個平台變得更強大,更是嘗試構建一套可被整個 AI x Web3 行業復用的規則與接口——這正是所有基礎設施應具備的價值。
如果說 LLM 的競爭是模型的戰爭,那 OpenLedger 想要做的,是“數據戰爭”的規則制定者。